第六百六十六章 可比周公(第2页)


    九锡之物当然没带来,因为其中有门板之类的大物件、不可能急着抬过来。
    钟毓读到这里,声音亦渐渐有点异样。
    秦亮听到“钦哉”
    的时候,便伸手准备接策书。
    这次他没有像上次一样、稍有犹豫,而是起身径直道:“臣留下策书,恭敬细读,以便上表推辞。
    但礼器等物,还请公带回朝廷,实不敢接受。”
    策命中都认可了秦亮的功绩、封王的理由,钟毓的言论也不出意外:“大将军有大功于社稷,若是推辞不受,恐怕陛下、殿下难以心慰。”
    阿蘇也立刻说道:“君受诏命开国,正可拱卫社稷,这是国家之幸!”
    两个使节之中,阿蘇是秦家同族,诚心想秦亮接受王爵十分正常,因为建立宗庙祭祀的祖先、必定也是阿蘇的先祖。
    秦亮主要留意稍微观察了一眼钟毓。
    钟毓脸上长着浓密的髯,与钟会一样是个大胡子。
    不料面相粗犷的人、心思有时候倒是挺细,钟毓立刻察觉到了秦亮的目光,随即一脸真诚地轻轻点头示意。
    其实曹爽还在的时候,钟毓似乎是倾向于司马家的人!
    曹爽伐蜀时、秦亮是参军,亲自见证了其中的过程。
    钟毓在出兵之前是一声不吭,等到曹爽进退两难的时候,他便写信力劝曹爽赶紧退兵。
    立场不得不叫人怀疑。
    不过现在都不再重要了。
    如今的颍川钟氏的表态看来,至少不想与秦亮为敌;钟毓很少来走动,但他弟弟还在大将军府做了属官。
    这时陈骞、钟会等属官也纷纷劝说。
    秦亮却故作感慨,回顾左右道:“我刚出仕时,便有志于结束连年战乱,做出一番功绩。
    孙太尉当初还在曹昭伯府上做长史,亦知此旧事。
    用兵攻伐吴蜀,都是为了中兴国家。
    如果现在我接受封王,那诸公岂不是要怀疑我、有不臣之心?”
    众人顿时愣了片刻,钟毓也瞪了一下眼睛,仿佛在说:难道、君竟然没有不臣之心?
    长史陈骞率先回过神来,说道:“那都是他人妄自揣测,大将军大可不必在意。
    况且君有灭国大功,开国称王、舍君其谁?”
    钟会也道:“如今大将军居功至伟,足以服众。”
    秦亮听到大家的言论,心下稍感欣慰,却依旧拱手道:“休渊士季之心情,诸位好意,我已心领。
    但如此封赏,实无法坦然拜受。”
    他又转头道:“公回东堂之后、便如此回复殿下,稍后我再上表解释。”
    钟毓拜道:“既然如此,仆先回宫复命。
    但请大将军三思!”
    秦亮遂送钟毓、阿蘇出厅堂,众人也簇拥着他们一起走下台基。
    这次秦亮只是亲自送到台阶下面,然后就叫陈骞带着官员们、继续礼送使节出大门。
    跟着使节来的宦官张欢、在正式场合没有多言,这时他倒是单独留了下来。
    等人们走到了长廊上,张欢才恭敬地说道:“皇太后殿下明早欲在东宫召见大将军、以商要事。”
    秦亮点头道:“我一早便前往觐见。”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