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共道佳节早5(第3页)


    一句拿韩冈开涮的俏皮话蹦了出来,七八张嘴哈哈哈的一阵哄堂大笑。
    一人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好个有澄清天下之志。
    不知灌园儿用起五谷轮回之物,究竟怎么一个澄清天下法?”
    “此话不可妄言!”
    应该是自称余中的那名士子在阻止:“韩冈如何,与我等无关。
    且不要胡乱开口。”
    韩冈呵呵冷笑起来:“澄清天下之志吗……说得倒也不错啊。”
    也许隔壁的士子当真比自己才高,韩冈也不觉得自己在经术上的学问,当真能独树一帜,一览众山之小。
    自家在文笔上的差距,韩冈看得很清楚。
    能写好诗赋,文学水平就不是韩冈可比,能一较高下的,也就是自己对经义,还有对于策问试题的思考和判读的深度广度。
    曾布最近升了翰林学士,而吕惠卿为知制诰、兼判国子监,说起来礼部试的主考官究竟是谁,用脚指头想都能猜得到。
    如果能让他们找出哪一张是自己的卷子,想来他们应该不会吝啬在卷头上圈上一圈。
    不过礼部试的阅卷工作,并没有这么简单。
    比起韩冈在秦州参加的锁厅试还要繁复上百倍。
    光是人数就是天差地远,锁厅试就有十来人,而天下四百军州解来的贡生则总计五千一百余人。
    自己的卷子也许能让曾布和吕惠卿两人看到,但他们要能发现是韩玉昆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不仅仅是科举,韩冈还参加过其他事关命运的重要考试。
    虽然说如果让两边的考生去考对方的卷子,基本上可以确定都会是全军覆没。
    可是,这应试时的道理却是相通的。
    文章一定要特别,文字也好,论点也好,至少其中一项要让人眼前一亮。
    这样才能让批改试卷而变得昏头涨脑的考官们,留意起这份卷子来。
    五千一百多份试卷,要从中取中三百人,除了最前面的二三十人外,排在后面的两百多人,跟被黜落的四千多人中的大部分,差距不可能很大——毕竟是都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成功者。
    选中者之所以会被选中,黜落者之所以会被黜落,也许只是一句两句,一个词两个词的差别。
    但这点差别,就决定了谁能站在城池之内,谁又被排斥在护城河之外。
    也许每一个参加过决定十二年读书生涯的最终结果的学生,他们的语文老师都这么提醒过学生。
    作文时最忌陈词滥调,千篇一律的文章,也许在考试时能得个不过不失的分数,但在礼部试时,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黜落。
    韩冈的优势也就在这里,第一次参加科举,就总结归纳出应考原则的,贡生中能有多少人?他无意去挑战前几名的资格,他只求能在黄榜一列大名,就算是一个与如夫人相对的同进士也无所谓。
    因为在告身上,最上等的进士及第,与最末等的同进士出身,都只是会被登记为简简单单的两个字——进士。
    进士就是进士。
    韩冈正在想着,房门先被几声敲响,然后被推开,清风楼的掌柜引着三人走了进来。
    当先进来的年轻人眉目疏朗,身材颀长,就算没有韩冈熟悉的王旁跟在身后,也是能辨认得出他的身份。
    “韩玉昆?”
    “正是韩冈!”
    韩冈微笑点头。
    而视线从跟在王雱之后的王旁,钉在了最后一人身上,笑容转瞬收敛。
    开什么玩笑?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