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纵行潼关道2(第3页)


    但现在看来,这个处置的确是错了。
    要是吕大防这位能臣在华州,不至于到了腊月还有华州流民走上了潼关道。
    吕惠卿则道:“还是先自朝中派遣使臣前往察访,流民在道的事究竟是真是假,还有人数多寡。
    如果百十人,陕州在那就是危言耸听了。
    至于是奖惩之事,还是等救完了华州百姓,再论其余。”
    赵顼默默的点了点头,吕惠卿的意见,才是公忠体国的做法。
    先救人,其余等赈济结束了再说。
    不像有些大臣,一心放在政争上。
    前些日子,以地震山崩为借口,请天子将王安石罢相的奏文,如雪片一般的拥往了崇政殿。
    反而说着如何赈济、救灾的奏文,却是寥寥可数。
    赵顼多读史书,拿着灾异作为武器,用来攻击政敌的故事,他在史书上见过不少。
    当时就想着日后对此要警惕,科事情落到自己的头上,想法就不一样了。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上天的警示也许是真的,赵顼一这么想,就越发的感到心惊肉跳。
    幸好事情没变得那么糟。
    吕惠卿冷眼看着赵顼的神色变换。
    他所侍奉的这位天子,说聪明也聪明,做了近六年的天子,政事上一概门清,许多事都瞒他不过,连带着在京中的耳目消息也越发的敏锐,不再是熙宁初年时的稚嫩可比。
    但赵顼最大问题便是心志不坚,极易受到外事干扰。
    华州地震山崩,让反对新法的一干旧党重臣群起而攻,拿着市易法为突破口,声言这是上天对天子不行德政的警示。
    那段时间,这位皇帝都有了废除市易法的想法。
    要不是王安石和他们新党中人这些拼命坚持,国事必然大坏。
    吕惠卿对天子一向没多少敬畏。
    离着皇帝越远,才会越把皇帝当成神。
    换作是他们这些能天天见到皇帝的,就知道,所谓的天子,不过是个普通人。
    只是因缘巧合,或是前世修福,才坐到现在这个位置上。
    前些日子看到赵顼心烦意乱的模样,吕惠卿私下里没有少冷笑,真是如此忧心国事,干脆下罪己诏好了。
    人在天子面前,转着这等悖逆无道的念头,吕惠卿的心中有种难以言喻的快感。
    不过对于快感的沉迷也只是一瞬间,一呼一吸的时间中,理智就已重新占据了吕惠卿的脑海。
    他已经按照王安石的命令,将华州的察访权控制住,对此旧党当无可施为。
    只要附近各州的救援粮一起到了,华州可保无恙。
    也不用担心有人会对此借题发挥了。
    吕惠卿现在关注的焦点,不是在外,而是在萧墙之内。
    在前段时间,竭力挽救市易法的那两个月里,身为王安石副手的曾布,却是动作很少,上书时也是将几桩新法连在一起说,并没有将市易法挑出来单独。
    曾布的这个态度,天子和王安石都忽视了过去。
    但吕惠卿一直在盯着曾布,不会让其蒙蔽。
    看曾布的反应,应是对于市易法不以为然而已,就不知吕嘉问知道后,他会如何想?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