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矫情
中国佛教,从天竺东传之时,佛像都是面目狰狞,十分恐怖的模样。
但是经过千百年的世俗化,中国的佛像就开始变得慈眉善目,一团和气的样子。
一团和气,说白了就是胖,脑袋大,脖子粗,肚子突出来,肥头大耳的模样,基本上就是现在中土佛像的固定形象了。
如果不是这模样,大家不用猜就知道是外来的佛陀。
“这是南洋的佛像。”
与此同时,青年笑眯眯道:“而且也要坦诚告诉大家,这东西的来历不怎么光明正大,那是偷渡过来的。”
“不仅是走私货而已吧?”
有人皱眉道:“是不是赃物?”
“呵呵。”
青年微笑道:“您放一百个心,南洋的法律,可管不到中国来。
只要大家不要到处宣扬,绝对不会有人跨国追上门来的。”
这也是事实,中国的许多文物,也就是这样遗落在世界各地。
由于东西太多了,再加上买的人秘而不宣,国家也不可能一一追查索回。
“当然,考虑到其中的风险,我也不开高价。”
青年狡黠道:“底价一百万,价高者得。
一百万,真是跳楼价大甩卖,哪位喜欢这样的东西,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啊。”
其他人纷纷表示鄙视,如果只有一个客人在,一百万肯定是白菜价。
问题在于,现在可是有不少人汇聚,只要有两个人对佛像感兴趣,一竞争起来。
价格绝对低不了。
“两百万!”
果不其然,有人一开口就直接把底价翻了一倍。
“那红宝石,估计就两百万了。”
包龙图低声道:“加上莲台座中镶嵌的珍珠宝石。
以及佛像本身的材料价值,三五百万不算贵吧。”
事实证明,包龙图还是低估了这件佛像的吸引力。
他的话才说完,佛像的报价已经突破了六百万,正向七百万迈进,然后就在八百万缓了下来。
八百零几万,八百一十几万。
一点一点地爬升。
显然,对佛像有兴趣的人,八百万已经是他们的心理价位了。
见此情形。
青年眉开眼笑,也没有催促,更没有煽风点火,就是这样看着价格一点一点的磨上去。
不是他不想把价格抬得更高。
主要是竞价的人他都认识。
火上浇油的结果,很容易把人得罪了,以后就没人光顾了,得不偿失。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