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月情17


    她自己也弄不清楚想干什么。
    报纸在手里拿了只有几秒钟,便又丢开了。
    没有丢在原来的位置,她不知道这张报纸铺在桌上的作用。
    一叠稿纸没有了报纸的覆盖,显眼地摆在那儿。
    她不经意地瞟了一眼,顺手拿起最上面的一页:“楚老师嘞浪写文章?英文文章哟浪中国啊有啥地方好发表噢?”
    楚雁潮总不能把稿纸从她手里抢过来吧,只好说:“这不是我的文章,译的别人的东西……”
    “啥人格啦?”
    谢秋思立即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竟然把稿纸都拢在手中,大有不拜读完毕不罢休的架势,一边还感叹着“了勿起!
    楚老师了勿起!
    翻译家噢……”
    好不容易应付走了这位热心的读者,楚雁潮扣上了房门,无力地和衣躺倒在床上,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他第一次觉得,这间可爱的小书斋变得像座沉闷的囚笼,他想要冲出去,又不知道该冲向哪里?他本来想平静地生活,而生活却偏偏不肯让他平静!
    他出神地睁着两眼,根本不可能入睡。
    窗外传来飒飒的响声,是急落的雨点在敲击茫茫夜色中的生命。
    第二天,风雨如晦。
    他擎着那把从家里带来的、据母亲说是父亲曾经用过的棕色旧油纸伞,去上英语课。
    在他踏进教室门的一刹那,猛然想起昨夜郑晓京的谈话,不禁担心自己是否会在学生的心目中改变了形象?他有没有勇气面对郑晓京那双探究他的眼睛?还有对他进行“议论”
    的同学们……不,郑晓京还和平常一样,大家也都和平常一样,安静地望着他,等着听课。
    职业的自尊心使他立即镇定了,教师永远需要学生们尊重的目光。
    他开始授课,按照预定的教程,分析学生们在精读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
    谢秋思举手提问,和别人一样。
    她当然不可能把整部《红与黑》都搬到课堂上来讨论,实际上只是以几个典型句型举例,求得老师的具体分析。
    她读书读得是很细的,问题提得也很有代表性,使老师的解答具有普遍意义。
    在熟悉的讲台上,楚雁潮完全是自如的……
    他的讲解突然出现了停顿。
    因为他发现坐在后排的几个男同学似乎不太专注,而在关心别的什么事情。
    尽管他在过去曾经说过:“学习的成功主要在于并非强制的兴趣”
    ,但一旦发现自己并没有把学生的兴趣完全吸引到他的讲述中,还是感到了不安。
    他想以片刻的停顿和忍耐来提醒他们,却造成了课堂秩序的躁动,同学们纷纷回过头去,想知道是什么影响了老师的情绪。
    目光最后都集中在唐俊生身上。
    起因是旁边的同学发现从他的课本中掉出了几张信笺,便在邻座间好奇地传看,一旦发现陷于众目睽睽之中,便忙不迭地又一个传一个最终塞回他的手中。
    郑晓京不能容忍了,忽地站起来:“唐俊生,你搞的什么名堂?”
    唐俊生咬咬嘴唇,低着头说:“啥名堂?呒没啥名堂。”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