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第4页)
因举国上下就此一例,昭文帝印象颇深。
当然,昭文帝还知道,西北战事不断,赵安人每年都会捐一些银两,不多不少,一年总有上万两银子,而且每年都捐。
这样一想,昭文帝对赵安人的印象愈发好了。
如今夏文这一纸联名书正解了他的烦难,皇帝亦有好恶之心,昭文帝便觉着这夫妻二人倒是难得的明理之人。
非但昭文帝印象深,朝中大部分人都想起来了,实在是轩辕弓太有名气,偏生拉开轩辕弓的是位妇人,人们想忘了都难。
此时便有人心下暗骂:不知哪个没脑子的,你他娘的安排人去打赵安人的男人,这不是上赶着找死么。
能娶了一身怪力罗刹女的,这能是寻常男人么?说不得这姓夏的也是位高手……当然,后面便纯属人们的想像了。
监察司司长林随当即落井下石的表态,“臣以为,此事疑点有二。
第一,这几位举人找人联名,都是分头行动,行暗算之人能一举击之,显然是早有预谋。
第二,好不好的,怎么单赶在国子监上联名书后,这些与国子监持相反意见的举人就挨了暗算呢?委实可疑。
若帝都府尹力有不逮,监察司愿意接手此案。”
压力山大的帝都府尹立刻道,“林大人此言差矣!
夏举人等人是向帝都府报的案,本官已接手此案。
林大人所说疑点,本官也想到了。
陛下容臣些时日,臣定将此事查得一清二楚!”
郑大人对国子监联名上书之事无好感,对监察司同样没好感,尤其林随一幅貌若好女的模样,行事霸道阴狠,郑大有素来看不惯。
于是,郑大人先坑了国子监联名上书之事后,此时倒是站在帝都府尹徐靖这边,郑大人道,“林大人不是还有二百五十一名举子的事未审。”
林随似笑非笑,言语极是放肆,“能者多劳么。”
可怜帝都府尹,实乃帝都第一憋屈的官职。
论官职,他不比林随,论手中权势,帝都府与监察司更无要比性。
故此,面对林随嚣张气焰,徐府尹竟然只能窝囊的说一句,“我虽才干不比林大人,也自认不是无能之辈。”
林随那双光华潋滟的眼睛轻轻扫徐府尹一眼,依旧是似笑非笑的模样,“承让承让。”
徐府尹终于给他噎的说不出话。
郑大人天生一幅公允心肠,冷声道,“既然林大人自认能者,那就尽快将举子的事审理清楚,那都是国之栋梁,别耽搁了他们明年春闱才好。”
林随根本不买郑大人的账,道,“待本官审查清楚,自会向陛下回禀。”
言下之意,你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
咱们监察司还轮不到你来管!
郑大人冷哼一声。
早朝上的事,夏文等人是不知道的,但,一大早上帝都府尹就着人请他们过去配合调查,他们不会自以为是的认为是他们小小举人的身份能影响到帝都府尹,这显然是郑大人的原因了。
联名书的事最终以案件官司的形式终结,朱庆去了朱大老爷家请安,回来有些闷闷。
在边城守完父孝母孝,朱大老爷还是回了做了一辈子官的帝都。
赵长卿只是初来帝都的时候去过一次,平日少去,无他,当初她与朱大太太很有些不愉快,朱大老爷家对她不是多么热络。
倒是朱庆,这是六房嫡长孙,朱大老爷对这个侄孙颇是看顾,原是想朱庆到他府上备考,因朱庆喜欢跟凌腾苏白他们一处,便婉拒了朱大老爷。
朱庆原是想打听打听可有什么内情,却挨了朱大老爷一顿教导,无非是叫他安心念书,少掺和这帝都的是是非非。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