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1 到褒州城(第2页)
光是抽调官员就能让他颇为劳心。
这几路虽然地盘不大,但作为以前的南宋中心,却比大理要更为繁荣。
赵洞庭不可能随便派遣官员去。
派哪些人去主持大局,又派遣哪些人去辅助,这都需要他这个做皇帝的细细思量。
各路主官都必须是要有能力的人,那些副官也绝对不能差,而且需得是性子颇为强硬的人。
作为皇帝,赵洞庭不希望任何地方出现一言堂的局面。
又一日。
元驻宋大使祁宏达的信传到元中都。
桑哥收到信后总算是重重松口气,连忙前往忽必烈寝宫求见。
祁宏达信上说宋帝很高兴大元能以京西南路作为聘礼。
忽必烈当即命令桑哥撤回南京、京兆府两路聚集的将士。
同时,也让镇压在宋国北疆的大军开始撤回。
元朝不像是大宋,军人就是军人。
他们许多士卒都是在有仗打的时候应征,没仗打的时候就回家种地。
大军继续兵压于大宋北疆,对元朝廷也有极大压力。
因为民间种地的人少了,而且朝廷还得源源不断地往大军中输送粮食。
这是极耗人力物力的事情。
在这个年代,有很多国度就是因为连年征战而被硬生生拖垮的。
数十万大军,每日里所需的粮食都是个天文数字。
忽必烈已经决意韬光养晦,当然不会让大军继续留在大宋北疆。
如此又过数日。
刘诸温、张红伟和苗成率着大军离开华竹部后,到得弄栋府境内褒州城外。
弄栋府作为大理八府之一,又因临近大理皇城,在大理有些特殊。
整个府内,并无部族繁衍生息。
也既是说,整个弄栋府都可以说是大理皇室的嫡系力量。
只弄栋府因为底盘不大,是以实力并不算强。
当初王子乾、封合璧等人攻宋,弄栋府内只抽调出一万守军,跟在池风鼓的麾下。
而池风鼓在辰州大败投降,那些个弄栋府将士自然也是跟着投降。
现在剩余的将士都还被扣押在镇南军区内等待收编。
褒州还不是弄栋府府城,此时剩余的兵力自然有限。
刘诸温等人率着大军到得城外以后,用望远镜放眼往城头,只看到城上并没有多少士卒。
如果单以褒州城东城门的士卒数量来估计,可能整个褒州城内也就剩下那么数千士卒。
而且绝不可能超过五千之数。
刘诸温细细瞧过以后,看向旁边张红伟,笑道:“看来弄栋城并没有派遣援军过来。”
弄栋府又称统矢府,弄栋城乃是府城。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