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3 众臣出宫(第2页)


    段实以大理路节度使自居。
    余飞航为大理副节度使。
    朱海望天微军军长,同时暂代大理军区军长。
    而以后大理军区自是设在大理国都,威慑整个大理境内。
    除去他们三人,御书房内还有官员十数人。
    这些人,都是赵洞庭从社安部治安司以及其余衙门抽调出来的官员。
    这些官员都是实干能力不错,且也愿意前往大理的人。
    有朝中老臣,也有科举新秀。
    其中科举新秀中尤以钟健、毛崛最为引人注目。
    他们两人都是赵洞庭刚实施科举新政后及第的人才,不仅仅在殿试时表现极为优异。
    其后为官时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
    钟健的确是农业方面人才,在任职邵州农业厅正厅长以后,他鼓励百姓种植新型作物。
    让得邵州成为粮食出口大州。
    话说苏湖熟,天下足。
    钟健在短短任期内,硬是让得邵州成为苏湖中的苏湖。
    若是各州都能效仿下去,赵洞庭便根本无需再担心粮食问题。
    哪怕是出现饥荒年,大宋也大概是熬得过去的。
    而现在,钟健直接被赵洞庭任命为大理路农业厅厅长。
    赵洞庭愿意给钟健这样的机会。
    甚至当初在刚刚冒出布局大理的想法时,他脑子里面就有泛起钟健的身影。
    大理国内不似大宋境内现在这样民生富足,就需得钟健这样的人去开疆扩土。
    只要大理境内的百姓在大宋治下能穿保吃足,赵洞庭不觉得那些部族、旧民还是吃饱了撑着的反抗大宋统治。
    农业向来和水利密不可分。
    为让钟健能够在大理大刀阔斧地实施农业改革,赵洞庭还特意将郴州水利厅厅长毛崛也任命为大理路水利厅厅长。
    他对钟健寄予多大的厚望可想而知。
    时隔不到两年,初次科举中最为优异的人才终于得以崭露头角。
    就拿钟健来说,虽然还是被任命为厅长,但大理路厅长和邵州厅长自是不可同日而语。
    大理是路,邵州才不过是个州而已。
    他也勉强可以算是封疆大吏。
    毛崛也同样不差。
    他们由副厅长升到厅长,再由厅长升到路厅长。
    整个时间还不到一年半,可谓是十足十的平步青云。
    想来,他们在朝中晋升的速度必将传为佳话。
    他们两人也会成为那些科举进士的模范标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